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 又一个不眠之夜(1 / 2)

昨夜的宵禁,让普通民众不敢出门。

但是昨晚的震天喊杀声还是让他们知道洛阳发生了叛乱,百姓们有些人心惶惶。

这几日洛阳城很不太平,而且都是翻天覆地的大事,一辈子能身处其中一次就不错了,就别说经历数次了。

先是武则天废唐立周,国君被弑...

再是李旦发动政变,废周复唐...

昨夜又发生了一场大的动荡...

到现在为止,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哪方赢了?谁最后掌握了大权?百姓们还不知道。

一大早,百姓们连早饭都没有吃,就三三两两的聚到了一起谈论昨夜的事情。

宫廷政变,那在青史上可是要大书特书的。

而身处其中的百姓们也是极其关注,特别是天子脚下的这些人...

“昨晚那喊杀声震耳欲聋...听说皇宫发生了大战,血流成河...死了好多人...”

“谁赢了?”

“我听声音像是神皇已经被救了出来,大周又恢复了...”

“不是吧...我听闻白袍亲王亲自上阵击败了乱军...”

“我怎么听说,宫里一大早就遣散了很多宫女宦官...像是豫王赢了...”

...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各种流言也跟着蜂拥而起。

反正是各种推测,各种听说...

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各执一词,百姓们信什么的都有...

好在李旦早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朝廷很快就出了告示,将昨晚苗神客、王杲等人撺掇禁军意图作乱,并被平息的事情公布于众,决定午时三刻在天津桥头将乱党问斩,让民众不要恐慌。

有了官方的告示,流言很快就平息了。

“啧啧啧...豫王还真是有些能耐...”

“是啊!他根基未深,神皇又根基深厚,这么多禁军一同作乱,竟也一举荡平...”

“白袍亲王威震北疆西域,果然名不虚传...”

“豫王威武...”

“我看豫王能做个好皇帝...”

...

百姓们又开始议论着,不过这一次,舆论全都倒向了李旦。

洛阳城,天津桥头。

武承嗣等人的头颅还挂在那里示众。

昨夜作乱被抓的主谋元万顷、范履冰、胡楚宾、令狐智通、王杲等被反绑着双手,口中塞着麻布,背上还插着亡命牌。

刽子手将他们押上前来,直接问斩。

对于愿意放下武器的普通士兵,李旦选择了遵守诺然,既往不咎。

但是也将他们全都遣回了原籍,重新更换了一批府兵前来。

速斩速决,绝不拖泥带水,李旦快速的处置了这起叛乱。

对于参与平乱的羽林军与千骑也都是重赏有加。

受伤的阿史那猗娜以及突厥士兵不仅给了赏赐,还全部交给了鸿胪寺,安排进鸿胪客馆休息疗养。

鸿胪客馆是鸿胪寺下面典客署设立的外事宾馆,类似于现在的钓鱼台国宾馆,让突厥士兵们也享受一次国宾待遇。

苗神客等人主导的政变虽未成功,但是煽动的力量比之李旦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要强大的多。

政变时候的思路也很清晰,策略也算成功。

虽然李旦提前谋划,多重部署,守住了最后的胜利。

但是这一次的叛乱造成的伤亡也很大,这一夜双方约莫着有数千人死在叛乱之中。

武则天的心腹们多已经引颈受屠,朝中胆敢反抗李旦的人固然还有,但是能翻得起浪花的力量已经没有了,李旦紧绷的心情也总算放松了下来。

李旦没有采取铁血手段进行清洗,是因为强硬的手段只能让人表面臣服,将怨恨强压心中,早晚会爆发,而且有损阴德,祸及子孙。

要想让大家心悦诚服,那你就要认真的做事,以仁治国,以德服人,以强制外,此乃根本。

李旦继续以监国的名义发号施令,安抚民众,恢复商业,让一切回归平常。

李旦却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没有几个帮手可不行。

豫王府那里也没有事情,王德真是宰相之才,在自己的夺权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王德真自认年岁已高,不愿意再做宰辅。

李旦就任命王德真为特进,这个职位是个正二品的文散官,地位如同宰相,但是官阶比宰相还要高。

仅次于三公及开府仪同三司,在文官之中的地位已经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了。

既可以参政问政,又不用去政事堂坐班议事,李旦便以此让他来帮助自己一起处理政务。

而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安金藏,则擢升为了正四品下的左千牛卫中郎将,专门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