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幽州大都督(2 / 2)

但是要想治理好国家,没有真材实料的人才是不行的,这一点,武则天比谁都清楚。

李治在位的时候,武则天与李治联手将门阀士族击垮了。

所以,武则天便大兴科举之风,一方面招揽有用的人才,一方面笼络寒门士子的人心。

...

上巳节刚过去没几日,科举便如期举行了,这是上巳节前武则天便做了安排的。

为了能选到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才,这一次,武则天打算亲自阅卷。

集仙殿内,灯火通明。

已经很晚了,武则天还没有安歇。

只见她斜躺在软塌之上,手中捧着这次科举的考卷,认真品读。

韦团儿站在武则天身旁,举着宫灯照亮,时不时的瞅上几眼。

上官婉儿则跪坐在一旁的案边,翻看着考卷,看到精彩的考卷便做好标注,然后递给武则天审阅。

这时的科举考试还不像后世那么完善正规,甚至连糊名都没有。

武则天看到精彩内容之后,若是感到满意,便让上官婉儿记下人名,此人便可进士及第。

“天后,此张考卷的话语虽然激进,但道理说的甚是精彩!”上官婉儿将手中的考卷捧给武则天。

这张考卷的主人正是国子监监生陈子昂。

那日,陈子昂拜会李旦之时,李旦曾对其进行了点拨。陈子昂回家之后,细细品味了李旦的话,便明白了李旦的意思:那就是武则天想做一个非常之主!

所以就按照李旦的点拨,再写策论之时,便写下了这几句话。

武则天接过考卷一看,上面写着:有非常之策者,必得非常之时;有非常之时者,必得非常之主...今即为非常之时,天后即为非常之主...

看这此处,武则天眼前一亮,又细细品读了两遍。嘴角微微一笑,道了句:“此句正合吾意,甚好!”

又看了一下考生的姓名,说了句:“梓州陈子昂,记下。”

等到放榜之时,陈子昂的名字赫然在列。

虽为高中状元,但是在人才辈出的大唐,二十三岁便能中了进士,已是难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