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本家在唐城的一个小镇里,听老辈们讲解放前杨氏家族可是富甲一方的地主,在镇上威望极高,后来渐渐落寞,犹如昙花一现,到了杨老太爷这辈,家里不仅人丁稀薄,传下来的值钱东西早已变卖,只能靠勤劳的双手过活了。
好在杨老太爷年轻时头脑灵活、手脚麻利、重情重义,从普通小工做到店铺掌柜,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手里积累了些许积蓄,又转做起小本生意,生活还算富裕,育有两子一女。
长子杨宗山忠厚老实,平时爱喝个小酒,在镇上的交通局干了一辈子,是实实在在的工人阶级。年轻时走南闯北,到了适婚年龄听从家里安排回到小镇,与家里人中意的姑娘结婚,自此一直在小镇长住,直到退休。
次子杨宗海从小聪慧过人,小时整天调皮捣蛋,是小镇上妥妥的小霸王。长大后无论相貌、品质还是才学都是出类拔萃,因不服从包办婚姻,毅然决然去了京市求学,后来在机缘巧合下进入了京市文工团,与团里有名的才女结婚生子。如今已是常常在国际大剧院演出的艺术家。
杨老太爷的小女儿杨宗梅温柔大方,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好,是小镇上年轻小伙儿的梦中佳人。后来经媒人介绍,嫁给了镇上的教书先生。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男方毕竟是文化人,脾气好,洗衣做饭一手包,不舍得媳妇操劳,只是相貌有点奇怪,明明是地道的唐城人,竟然拥有碧蓝色的眼眸,发色偏黄。小镇上的人都知道,老杨家有个会疼媳妇的洋姑爷。
杨老太爷要强了一生,奋斗了一辈子,除了次子不服管教,处处和他顶着干,从小到大不叫他省心。虽明面上父子俩你追我赶棍棒相向,但是杨老太爷心里是最疼爱小儿子的,因这孩子是和他最像的。即使过于顽劣,但是聪明、好学,打小就是个人精。这样的人不会屈居在如小镇这样的渺小地方一辈子,他早就知道小儿子会去外面闯出一片天。所以当杨宗海去繁华的首都京市求学,甚至后来在京市扎根不回,他也没反对,只是默默支持。
京市九区,年过花甲的杨宗海大清早就赶去早市买了新鲜的果蔬、鱼肉,好招待自家大哥。前几日收到大哥来信,说是来京看望受伤的弟媳。
杨宗海回到家刚放下买回来的东西,就听到在里屋养病的妻子刘明清说:“也不知大哥几点的火车,这会儿到站了没,要不你去小区门口望望?”
“这个时间大哥应该还在火车上,唐城到京市需5个小时左右。”看着有些心急的妻子,杨宗海无奈的说。
临近中午,铃、铃…门铃响了,在厨房做饭的杨宗海连忙擦手去开门,当门打开后,看到同样是花甲之年的大哥憨厚的笑脸,刚要将人迎进门,就看到自家大哥身后出现一颗小脑袋,如小鹿般澄澈的双眼一看到杨宗海又躲起来,然后又悄悄看他,眼里有好奇、胆怯。
“呦呵,后面还跟了个小尾巴!”杨宗海第一次和大哥的孙女见面,小姑娘扎了两个小辫子,白嫩的圆嘟嘟的小脸,一双秀澈清莹的大眼睛,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显得灵动明亮。粉嫩的小嘴巴紧紧抿着,似乎在琢磨眼前的长者是何许人也。
杨宗山牵起孙女胖乎乎的小手,轻哄着:“沁沁,乖,快叫二爷爷。”小姑娘有些认生,呆愣片刻后,小声地向杨宗海叫了声二爷爷,杨宗海宠溺地摸了摸孩子的头。
等进了屋,卧床养病的刘明清看到小姑娘时,惊喜道:“小沁也一起来了呀,大哥都没在信里提过,早知道就多备些小姑娘家爱吃的零嘴了。这孩子都这么大了,上次看到时都还不会走路呢,时间过的真快。”
“真羡慕大哥,家里多了个开心果,看我们的小沁长的多水灵,和年画里的娃娃似的。咱们家终于多了个小娇花了,之前都是一水儿的男娃。”刘明清边说话边看着小姑娘,喜欢的不得了。
“这小丫头就爱黏着我,走哪儿跟到哪儿,我们在京市多住几天,好久没聚聚了,顺便带沁沁看看天*门,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过。”杨宗山说起自己的宝贝孙女,无奈又乐在其中。
“弟妹,你这摔伤严不严重?怎么好好的就突然摔倒了呢?”杨宗山对于弟妹刘明清的摔伤,很是担忧。
“大夫说是腰部受损,不是很严重,就是目前无法下地活动,等休养一段时间慢慢就好了。我就是骑自行车外出办事,没注意坑洼的地方,不小心摔了。唉,看来还是上岁数了。”
“以后可得多注意了,咱们年龄越来越大,可不比从前喽。宗海,一定要好好照顾弟妹啊。”
杨宗海连连点头应着,他可是知道,自家大哥有时很执拗,比大嫂还啰嗦。
临近中午,一家人围坐餐桌旁。这时外面开门声响起,身穿白色短袖上衣,黑色运动裤的男生走进来。洗净双手后,他来到餐厅,看到杨宗山礼貌地叫了声大伯,当眼睛移到规矩地坐在餐椅上,圆脸被餐桌遮挡了一半的小萝卜头儿时,愣了一下。
沁竹看到,乌黑利落的短发下,深邃的眼睛怔愣之色一闪而过。眼前的男生肤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