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靖难之役(1 / 2)

面对这足以改变大秦命运的东西众人都很慎重,动作尽可能轻微地把这一大片土地上的植株都收割了。

大概一刻钟之后,众人看着空地上已经堆成“土豆山”的果实陷入了沉默。

有人小声说道:“这也太多了吧!”

这时负责记录的人上前回道:“陛下,这里是一亩地,而产量一共是2000斤。”

嬴政听到这具体的数据心里很激动,现在确认了这些“神物”的真实性和种植方法,大秦百姓的生活终于有保障了,后续的计划到合适的时机也就可以实施了。

嬴政看着另外的田地问道:“剩下的那两种作物的情况怎么样?”

“回禀陛下,那两种作物的生长情况也很好,估计再有两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了。”

“那就好,之后你把这次负责种植土豆的人分开,让他们各自带领一队人去各地教百姓们种植这种新作物。”

“是,陛下。”

到午时左右,各朝各代的天幕再次亮起了,大家熟练地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开始唠家常。

不同于以往,这次出现的帝王并不是在宫殿前,而是在马背上,在辽阔的战场上。

明朝,已经成为皇帝的朱棣在看到这幅画面之后就认出了这上面的人是自己,他心里尤为激动,这皇位到底是如何得来的他自己清楚,否则就不会出现篡改史书的行为了。

但是现在看到自己上榜了朱棣心里松了一口气,低声道:“父皇,您看到了么?我当皇帝并不比任何人差!”

旁白声响起:【第五名,明成祖朱棣。

明朝,朱元璋被这消息吓到了,“怎么会是老四登基,朕的标儿呢?”随后看向一旁小朱棣眼神深邃,上下打量着什么。

小朱棣年龄虽小但是对于危险的感知可是一点儿都不迟钝,虽然他也不知道最后为什么会是自己继位,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抢自己大哥的皇位,但是现在最主要的保住自己的小命。

他动作迅速地跑到太子朱标的身后,拉了拉他的衣服说道:“大哥,我从来就没想过要和你争。”

朱标心里也很疑惑,但是相比于朱元璋的难以置信他的心情就平静很多了,揉了揉弟弟的小脑袋,温柔地说道:“大哥知道,我没有怪你。”

随后他又看向朱元璋说道:“父皇,你先不要轻易下结论,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隐情。”

看到朱标相信自己朱棣就放心了,只要有自家大哥在父皇就不会轻易动自己的。

果然,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就不再盯着朱棣了,视线重新转移到天幕上去了。

视频继续播放。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

公元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于应天府,当时在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是没有时间给儿子起名字的。

至1367年底,形势已经初安,朱元璋准备转过年头就要正式登极做皇帝了,才决心要为儿子们正式取名了。这时朱棣已经7周岁,他这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1370年,朱棣十岁,受封燕王。

1376年,朱棣已是17岁青年,朱元璋准备让他们到外地去当藩王。就在这一年,朱棣兄弟们一起来到安徽凤阳老家,他在这里住了三四年,“民间细事,无不究知”,这段民间生活对他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380年,朱棣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曾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朱元璋看着这段经历沉默不语,而小朱棣就显得有些兴奋了,他一直都有开疆拓土的梦想,现在看到自己未来在战场上的英姿他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画面再度变换,不过能明显看出现在的视频带有一丝血腥和昏暗,音乐都变得低沉不少,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从周朝到明朝,2000多年来争夺皇位的悲剧并不少见。如果不进行长子继承,会导致血案,甚至王朝灭亡。

所以出生于汉族的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异族统治,恢复了正统的长子继承制。

但是没想到1392年5月17日太子朱标病逝,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得十分孝顺而很是喜欢,后来立其为太孙。

明朝,朱元璋看到太子朱标病逝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立刻把太子叫到身边,抓着他的手自言自语道:“朕的标儿怎么会病逝呢?”

朱标反而很平静,“父皇不必担心,未来已经改变了。”

看到朱标这副样子朱元璋只能强压住心里的焦躁,只能期待他后面也能上榜了,那培元丹说不定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