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 密谋(1 / 2)

萧景琰瞪大了眼,说好的只拜皇上呢?

沈牧野眼带笑意,伸手虚扶一把,“起来吧,自丘州一别已是十年未见,景琰是自己人,不必拘礼。”

“是。”乌承站起身来,见萧景琰仍然一脸懵逼,出声解释道:“十年前,丘州被西羌大军所占,铁蹄遍踏,民不聊生,沈将军奉旨收复丘州,从敌军横刀下救出我全家。”

后来在乌承的恳求下,沈牧野将其收入灰隼,而后又秘密送入宫中,成了皇上身边的亲侍,再后来南苑护主,这才一跃而上成了鹤厂的厂公。

他外形清秀俊美,风度优雅倜傥,即使处在贵公子中,也是鹤立鸡群,更何况在内侍公公们中,更是卓尔不凡,也不怪皇上会刻意偏宠几分。

为避嫌,乌承入宫后,两人甚少联系,他将暖壶里的酒给沈牧野斟了,又给萧景琰斟了,一边轻声说道:“将军密信唤属下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相商?不过的确没想到将军会在这里约见属下。”

沈牧野望着他:“你没想到,他们就也想不到,但此处毕竟不可久留。”

乌承放下酒壶,在他对面坐下,压低声音:“西南郡江氏、刘氏等地方豪强大量蓄养私兵,又拢聚流民,意图谋反。二皇子主动向皇上提出前去镇压叛乱,皇上同意了,不日便会有旨意。”

萧景琰冷笑一声,“本宫的这几个皇兄就没有一个是善茬,现在萧平尧倒是先忍不住了,本宫怀疑他领兵前往西南郡,只是借口平乱,实际上是想自立为王。”

“西南郡是个天时地利的好地方,左有弭山、平阳关,右有沃野千里;南有庚州鱼米之乡的富饶,北有大片草原,背靠三面险阻。安定时,则江河尽可漕运天下;战乱时,顺流而下,军粮运输也不成问题。”沈牧野用兵打仗,短短几句话已简明扼要地描绘出西南郡的地形地势。

这样的好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诸侯豪强世家起兵谋反的高发地。

乌承不无担忧,“将军的意思,我们可要阻拦二皇子率兵前往西南郡?”

沈牧野摇头,“不,不仅不要阻拦,还要推他一把。”

不同于萧景琰,萧平尧和萧隽背后皆有世家大族撑腰,皇上年纪渐长,立储之事早晚会提上日程,这些皇子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皇上年纪越大,猜疑心愈重,对权势也会更加迷恋。”沈牧野点到为止,但背后的意思非常明确。

萧景琰必须在敌明我暗时将对手一一除去,所以放任萧平尧占据西南郡是一次好机会,到那时萧隽必会主动请缨平反,萧隽得胜,劳苦功高,定然显赫一时。

但是萧岐山所要的是一个弱势的太子,一个身后没有政治势力依附的太子,一个与宰相不睦、互相制衡的太子,一个手无军权的太子。

萧隽聪明强势,有世家大族做盟友靠山,又与炙手可热的左相相交甚笃,经过平叛西南郡,手里又握有兵权,他是一个让父亲满意的儿子,却不是一个能让皇上放心的太子。

萧景琰意会,举起酒盏遥遥一敬,“今日沈兄与乌承大人相助,来日必不相负。”

沈牧野亦回敬,位高权重如他和镇北王,永远避免不了党争站队,他们不自己做选择,当权者就会逼他们做选择,与其如此,倒不如提前布局,日后也可享从龙之功。

“属下安排的徐进忠已经到了皇上身边伺候,十分讨皇上喜欢。袁何是四皇子的人,章守义是二皇子的人,咱们也该有自己的人.....”乌承将酒盏里的酒一饮而尽,接着道:“还是得想个法子让他们先斗起来。”

夜深了,今晚皇上留了新提拔的徐公公当值,章守义便早早回了居所。

借着檐下昏暗的红灯笼,可以看见四个太监排成一行从院外走进来。

打头的胖太监手里端着一个盛着热水的赤金脸盆,后头跟着一个端着白银脚盆的太监,另两个太监一人捧着面巾,一人捧着脚帕亦步亦趋地跟着。

这四个都是章守义收的干儿子,平日里也在司礼监当差,自石兴死后,伺候干爹的就变成了他们几个。

四个太监轻手轻脚地在门外停下,互看一眼,心中忐忑不安,打头的两个端着盆的手还在发抖,盆里的水轻轻漾着。

门吱呀一声打开,坐在卧房正中椅子上的章守义一身疲倦,两眼望着上方,脸冷得像块铁。

四个太监站成横排,俱都垂着脑袋,大气也不敢喘,像四个木头桩子。

“好热啊。”章守义突然轻轻嘀咕了一句,四个太监立刻活过来似的拥了过去,放脸盆的放脸盆,放脚盆的放脚盆,抢着给他取帽子,脱鞋。

胖太监将面巾在脸盆里漾了漾,轻轻一绞,然后将那团面巾一抖,摊在掌心,跪在章守义腿边,举着面巾想要给他擦额头。

“脏。”章守义嘴里吐出了一个字,闭着的眼睛蓦然睁开,斜斜地瞥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