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铁券丹书> 第2章 王宣诈降驱普颜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王宣诈降驱普颜(1 / 2)

在普颜帖木儿的威逼下,王宣和王信父子只好屈服,答应晚上由王宣带领大部队悄悄的出城,将军兵分成两队埋伏在沂州城外的瓮城官道两侧,伏兵每个人的身上都背负着几十支利箭和一张硬弓,并且在瓮城的城墙上也埋设好了火药和燃油,普颜帖木儿则带领本部人马镇守在沂州城内,又派人向城内的每家每户都悄悄传话,明天沂州城内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出现多么大的动静,城内的老百姓一律都不准随便出入自家门户,直到等待出城埋伏的沂州军兵,胜利凯旋归来以后,城内的老百姓们才可以走出家门欢迎犒劳。

然而王宣和王信父子表面上服从普颜帖木儿的安排调遣,心里头却没这么想。

王宣在自己的心里暗自衡量着:常遇春的北伐先锋军,号称常十万,也就是说至少有十万人马,而整个沂州府,连同普颜帖木儿带过来的那八千蒙古子弟兵,总共加起来也不过才只有三万人马,城内留下一万,城外埋伏一万,还有一万多都是分布在沂州府辖区内的,各个防区关卡的散兵,现在城内的守军,明天早上还要再分拨出三千人马,去主动出击常遇春的十万大营,这不就等于是拿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吗?就算是王信能够平平安安的从出击前线逃回来,把常遇春的追兵给引到了沂州城外的埋伏圈内,那么追击王信的明军能有多少呢?就算是有一万追兵吧,可是他们一旦被遭到围攻之后,常遇春大营里马上就会又派出援军来,那么这样的话,沂州伏兵被反包围的危险性太大了,而且普颜帖木儿在沂州城内会不会也派出援兵来呢?这还很难说,如果他不肯派出援兵的话,那么出城埋伏的这些沂州军兵就会全军覆没。但是那个普颜帖木儿躲在沂州城内,暂时用火药和燃油将瓮城一封,至少也还能再坚守几天,等待着他哥哥普颜不花的援军来援救他们……。那么这样我们王家军岂不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自掘坟墓陷入绝境了吗?

王宣越想就越心惊,越想就越寒心,不由自主的就开始嘟嘟囔囔的暗自骂起了普颜帖木儿:“鞑子熊啊鞑子熊,你好阴险好恶毒啊,你这分明不就是要把我们都送上绝路,往死里整我们沂州守军嘛!”

王信在旁边见父亲不由自主的,嘟嘟囔囔的暗骂“鞑子熊”,知道他也是对普颜帖木儿的阴险决策非常不满,于是就偷偷的拉了拉父亲的衣襟,假装很爽快的支持普颜帖木儿的用兵决策,然后就转身去准备调集明天早上,要主动出击的那三千敢死队去了。

王宣心事重重的在去调集出城伏兵的时候,突然脑袋里灵光一闪,他想起一个人来,谁呀?那就是自己的一个本家亲侄子,名叫王庚,这个人虽然不在沂州府衙内居住,但也却饱读诗书,博学多才。

王宣曾经多次想要请王庚出仕为官,让他到沂州府军营里来做参军议事,但是都被他以年幼无知的理由给婉言拒绝了,那王耕曾经多次对王宣说:“叔叔啊,不是我不想出仕为官,的确是我不想跟着你一起做元朝的官啊,你看看你虽然是沂州知府,但是在那些普通蒙古人面前都要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唯恐一时不慎,就会惹火烧身,你这样活着到底累不累啊?”

王宣说:“我们想要当官当一个好官,就必须要小心谨慎,严于律己嘛,这跟在哪个朝廷里当官没有多大的区别呀,就算是我们再重新回到大宋王朝,在我们汉族人自己的朝廷里当官,咱也不能为所欲为,狂妄自大啊……”

王庚说:“叔叔,咱们是不可能再回到大宋王朝里去了,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咱们虽然还是在元朝蒙古人的统治之下,但是现在南方不是也早已经建立起一个新的大明王朝了吗,我听说那个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是一位千载难遇的开国明君,他做过乞丐,当过和尚,与他那班出生入死的拜把子兄弟们同甘共苦,情同手足,仁义之治,民心所向,而且他也是咱们汉族人啊,他特别尊重咱们汉族人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你为什么就不能弃暗投明,投奔到大明王朝去呢?”

王宣无言以对,也只能不断的叹气,其实他也不是不想去投奔大明朝,那确实是因为元朝人的统治,太过于严厉苛刻了,而他自己又好不容易的,从琅琊王氏的传统门阀中,挤到了元朝人的官场里,想一想我们琅琊王氏,经历了好几百年才好不容易在沂州府内,创下来的这么大的一个氏族群体和家族产业,难道就要因为自己想去弃暗投明,背叛元朝,而面临崩溃,从此后便要背负起会被抄家灭门,毁于一旦的危险和骂名吗?

王宣内心里的苦楚和隐情,也只能时时刻刻的都埋藏在自己的内心里,现如今常遇春兵临城下,本家同姓的王弼又送来了信誓旦旦的劝降书,这让王宣又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那个,曾经多次劝自己弃暗投明的侄子王庚,此时此刻的他很想立刻召见王庚,来为自己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但是他却又不敢连夜在自己的府衙内召见王庚,因为这里到处都是普颜帖木儿的亲信爪牙,自己稍有不慎,就会被蒙古人抓住意图谋反的证据,那样的话岂不是更加糟糕吗?

王宣思虑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借机调动出城伏兵,以巡查军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