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内娱功夫之王从红楼梦开始> 第201章 红楼骂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章 红楼骂战(1 / 2)

一连三天,《红楼梦》前六集很快就播完了。

这六集分别是:《林黛玉别父进京都》、《宝黛钗初会荣庆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这六集其实就是类似于《西游记》之前搞的试集,先播个几集出来,试探一下老百姓们的接受程度,所以跟后来正式播出的版本,在某细节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比如说试播版里保留着秦钟这个角色,由师玉娟一个女孩子扮演的,胸脯鼓鼓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女扮男装。

后来的正式版本里,就没有秦钟的镜头了,台里领导胆子太小,曹雪芹敢写,王福林敢拍,他们却不敢播!

细节虽有差别,不过大体还是一致的,这六集也基本上展现出了前期贾家宁荣二府的富贵荣华,主要人物也都有出场,该有的戏剧冲突也都有,从这六集就可以看出整部剧的制作水平了。

这六集一播完,立刻引起了社会上很大的反响。

学术界、媒体界但凡有点名气的,都会在各家报纸上投稿表达自己对《红楼梦》的看法,大多数人还是给予了比较积极的评价,不过,人嘛,永远少不了唱反调以体现自己不同凡俗的。

这年头,没有电脑,更没有智能手机,普通老百姓想表达自己的观点那是没有啥渠道的,能上报纸投稿的,都是那些文人学者、教授专家之类的,一时之间,这些斯文人为了《红楼梦》电视剧而争论不休,甚至还掀起了一场骂战。

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对于电视剧拍的好的方面,会不吝夸赞,比如赞扬电视剧服道化尊重原著和历史,选角大多数也比较符合原著的人物形象,最起码没有让人很出戏的角色。

对于拍的不好的方面,也会批评,比如电视剧没有展现出“太虚幻境”一节,就是最被人诟病的地方。

这也无可反驳的,一来那个时候的技术条件不行,预算也不足,想展现太虚幻境,也是力有未逮,二来王福林导演也实在想象不出太虚幻境是什么样子,索性就给砍掉了,甚是遗憾!

这些客观评价都没什么,不过,有些人就是吹毛求疵了。

比如说什么“欧阳奋蔷富贵有余,神采不足,没有贾宝玉的内在神韵”。

说这话的,你倒是给找一个比欧阳奋蔷更像贾宝玉的人出来啊!

就别说那会儿了,直到三四十年后,有关《红楼梦》的各种影视作品拍了不知道有多少,哪个“贾宝玉”能比得上欧阳奋蔷十分之一二的?

再比如,有人说“陈小旭的表演过于肤浅,长的也不好看”。

好吧,陈小旭是不够惊艳,但是就她那独特的气质,还有人能比她更像“林黛玉”吗?时至今日,陈小旭更是成为了林黛玉的不二化身,神一般的存在。

就连邓洁演的王熙凤虽然赢得了一致好评,也能有人拿这说嘴,“凤姐最为惊艳,形象好,演的妙,完美还原了人物形象。但戏份过重,气场过足,完全压过了宝黛钗。”

可见,这些人跟后来的键盘侠没什么两样,永远有他们说嘴的地儿!

这都还算是好的,竟然还有人说“贾母配音太粗,更像是贾父......”。

这就是妥妥的喷子了,跟后世网络上的那些玩意儿有什么区别?

只有张俪大概是她这两年因为唱歌火了,俨俨然新一代的歌坛巨星,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文静贤惠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所以人们看到她演的薛宝钗,反倒是觉得那就是本色出演,竟然很少有人提她演的如何,没有什么称赞,也没有什么批评,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这天,牛有亮来到央台大楼,走进王福林的办公室,只见王福林和任达惠两位领导一人拿着一张报纸,坐在那唉声叹气。

“两位领导,这是怎么啦?”牛有亮诧异地问道。

“小亮来啦!你说咱们拍的有那么失败吗?”王福林放下手中的报纸,愁眉不展地问道。

牛有亮立马心下了然:这是被那些喷子们给打击到了啊!

“王导,您这心理素质不行啊!这就让那些喷子们给喷郁闷了?”

牛有亮哈哈笑了笑,“叫我说,那些人就是为了吸引眼球,以彰显自己的不凡,什么怪话都能说的出来!实际上都是狗屁不懂,你真叫他来拍个电视剧试试,都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而已!”

任达惠也笑了:“小亮这个形容的好!他们可不就是喷子吗?只管嘴里喷米田共,哪管你们做了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辛苦?”

“所以啊,两位领导放别看报纸了,越看越糟心!”

牛有亮笑呵呵的没事人一样,王福林心里还是有点难受:“哎!不管怎么说,那也是说明咱们拍的还是不够完美啊!”

从剪辑完后,台里内部审核的时候开始,王福林就整天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的,到试播完这短短几天,白头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