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内娱功夫之王从红楼梦开始> 第185章 黛玉进京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黛玉进京(1 / 2)

时间在忙碌的工作中,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很快便到了夏天,红楼梦剧组这边进度非常快,除了需要在宁荣街和荣国府取景的戏份,其它场景的戏基本都拍完了。

说起来,从84年下半年,剧组在香山拍下“柳湘莲勇救呆霸王”第一场戏开始,已经将近两年了,随后陈小旭这个“林黛玉”在太平湖乘船北上进京,却到现在都还没进“荣国府”的大门呢!

因为在正定建设的“荣国府”和“宁荣街”,也是从84年才开始建造的,至今还没有建好呢!

这座本来就是为了拍摄《红楼梦》这部电视剧而建造的仿古建筑群,可以说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个大型影视基地,在《红楼梦》电视剧拍完后,还有很多别的影视剧也在这里取过景,平时则是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

由于“荣国府”和“宁荣街”,要严格按照原著中描写的那样建造,光是设计难度就非常的大。

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杨乃济先生,同时也是位红学家,不仅深通古建筑学,还精研过《红楼梦》,所以像正定的“荣国府”,还有京城的“大观园”,都是由他设计的。

“荣国府”的建筑布局和样式几经修改,众多的红学家们研究讨论过多次,才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等施工图出来,正式开始动工的时候,红楼梦剧组都已经在甪直古镇,拍完元宵节的大场面了。

也幸好,我国“基建狂魔”的名号不是白叫的,那个时候就逐渐开始了“狂暴模式”,葛洲坝那种超级工程差不多就是在那个时候建成的,何况是一个小小的仿古建筑影视基地?

果然,没有让红楼梦剧组多等,很快正定就打来了电话,宁荣街和荣国府已经建设完成,王福林立刻迫不及待地带着剧组北上了。

除了两个大观园外,正定的这座荣国府和宁荣街,就是剧组最大最重要的取景地了,按照计划,剧组接下来要在这里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把剩下的戏份全部拍完,其中还有好几个大场面。

而西游记剧组这边也要去山西太原、大同等地,拍摄《扫塔辨奇冤》一集,这一集没什么太大难度的地方,于是,牛有亮决定先跟着红楼梦剧组,等把这边的大场面拍完了,再去西游记那边。

按计划,红楼梦这边拍的差不多了,西游记那边正好拍到《三调芭蕉扇》一集,到时候正好又是牛有亮这个“牛魔王”的重头戏了。

红楼梦剧组坐着火车来到正定,牛有亮却没有跟着下车,而是先回到了京城,几个月没回来了,虽然饭店和娱乐公司都有人代他打理日常事务,但是他作为大老板也不能总是长时间的不闻不问啊!

牛有亮在京城待了几天,处理处理饭店和公司的一些事儿,便又开着他那辆拉达尼瓦越野车直奔正定。

之前剧组都在南方,太远了,开车不方便。现在剧组在正定,离京城非常近,正好开车去,还可以随时在京城和正定之间往返。

到了正定,红楼梦剧组已经开始准备“黛玉进京”这一场戏了。

这又是大场面,在不到一百米长的宁荣街上,要想拍出原著中描写的“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也是需要颇费一番心思的。

不过,剧组已经拍了很多场大场面的戏了,也算是经验丰富了,不再像最初拍元宵节大场面那样乱糟糟了。

宁荣街除了那座写着“宁荣街”的大牌坊外,沿街还建有各种店铺,等《红楼梦》拍完后,这里变成一个旅游景区后,这些店铺就成真正的店铺了,供来往游客吃喝住宿。

美工师在这些店铺上,挂上明清时期的招牌旗幡,各式各样的都有,粮米油铺、绸缎衣店、当铺钱庄、饭庄客栈等等,各色招牌旗幡一挂上,便能展现出宁荣街商业繁盛的景象。

之后从当地的专业文工团体借了一些演员出来,又从当地大学里拉了上百号大学生来当群演,再加上剧组的自己人,这路上的行人也差不多算是够了。

正式开拍的这一天,晨曦微露,朝霞隐约,剧组就开始忙碌了。

服装组开始给群演们发放衣服,大学生们穿上粗布戏服,一个个新鲜不已,嘻嘻哈哈的非常兴奋。

借来的专业演员们就要平静多了,有一些扮演街头杂耍卖艺的,还要化个妆,戏里会给个特写镜头。

按照惯例,剧组里今天没有拍摄任务的演员们,有一个算一个都要穿上群演的衣服,带着群演“演”起来,路人甲路人乙也不是随便乱走的,围观杂耍的群演还得鼓掌叫好呢,这都得让剧组的专业演员来带。

等化妆组给“黛玉”陈小旭、“雪雁”马明媚和“王嬷嬷”段义平化好妆,其他组也都准备好了。

各组的负责人,每人一个对讲机,听从牛有亮的指挥,牛有亮听从王福林的指挥,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黛玉、雪雁和王嬷嬷,一人坐一顶两人抬的轿子从街角拐进来,走进熙熙攘攘的宁荣街,黛玉掀起轿帘一角,好奇地向外看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