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内娱功夫之王从红楼梦开始> 第151章 重返灌县古城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重返灌县古城(1 / 1)

红楼梦剧组结束大观园的戏份后,休整了两天,准备这次进川的事宜。

这次进川是要去灌县古城,拍摄“清虚观打醮”的戏份。

这一出戏的场面有很多,其中又有两个大场面,一是在正院大殿拍摄贾母看戏,包括戏楼唱戏;二是在庙外小街上拍荣府打醮时的执事队伍及车轿马匹。

尤其是庙外小街这一场,是整部剧中都数得上的大场面之一。

这两大场面需要用到很多的特殊道具,比如二王庙的匾额需要换上“清虚观”的匾额,庙外小街店铺的各色肆招,车队的灯笼、旗锣伞扇、执事牌、金瓜、朝天镫,八抬大轿,绿呢、蓝呢的四人官轿,等等,等等。

这么多的道具,都是在京城制作或者是从各地博物馆中借来的,这次需要跟着剧组,用火车皮运过去。

两天后,红楼梦剧组准备妥当了,牛有亮这边,公司的事也都跟马为督交代好了,饭店的事也不用他多操心,甩手掌柜当的爽歪歪!

不过,不同以往,这次离开,有什么急事可以打电话了,他给公司和饭店都安装上电话了。

话说这个时候想安装个电话,不仅死贵死贵的,而且没有门路,根本就不给你安。

马为督身为京城坐地户,现在又有钱了,自然交游更广阔了,牛有亮让他找个门路装个电话,还是很容易的。

就是这该花的钱,一点儿也没少花,每部电话的安装费足足交了五千块!

想想,这可是月工资一百块就是高工资的时代啊!

看官大老爷们可以自己换算一下,这相当于是在2023年,安装个电话,花了多少钱?

剧组大队人马依然是坐着绿皮火车,先来到了蓉城,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转乘大客车来到了灌县古城。

去年在青城山拍完“贾雨村巧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戏份后,剧组曾经来过这里采景。

时隔一年重返故地,这座千年古城依旧古色古香,让人感觉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遥远的唐宋时期。

剧组驻扎在灌县养鹿场招待所,安顿好后,导演组照例开个小会。

剧组正式开拍已经一年了,整个队伍可以说早就磨合的非常好了,每个人该干什么都清清楚楚,很快,各组的任务、拍摄计划都一一交代明白,就散会了。

当天晚上,坐火车坐的疲惫不堪的众人,早早地就都睡了。

第二天一早五点钟,大家伙儿就都被叫了起来,迷迷瞪瞪中吃完早饭,就坐着大客车来到了都江堰旁边的二王庙。

二王庙是道士庙,保留了历代奉祀纪念李冰父子的传统。

庙中诸事均由道士负责,主事的道长今年已经九十有三了,鹤发童颜,仙风道骨,非常的有气度。

早前副导演马家奇来沟通拍摄事宜的时候,这位老道长就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如今剧组正式来拍,老道长特意吩咐了庙中的道士多加配合,为免白天正常开放时间游客的打扰,还安排了道士拦着游客。

按计划这几天要先拍摄的戏份是:张道士迎接贾母等众人,并请宝玉的玉给各位道友观看,以及说想给宝玉说媒的事情。

这一场景设在大殿旁的一座鹤轩中,今天是"打醮"这场戏的第一天,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还有很多,所以并不真正的开机拍摄。

王福林王导指挥着道具组和美工组,布置着这座鹤轩,李耀忠和牛有亮这个摄像组,研究着拍摄角度和机位。

这一场几乎所有贾府的主子们都露面了,这么多人的戏,平时也不可能凑到一块排练这个,所以演员们也趁机在副导演马家奇等人的指导下,熟悉着这场戏的站位。

大家各干各的事,看着人多,但是有条不紊,一点也不乱。

剧组来的早,不到六点就到了二王庙,忙活开来,感觉没多大会儿,就有游客来了。

游客看到这里这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想凑过来看热闹,然后就都被庙里安排的道士客客气气地拦住了。

听说是《红楼梦》剧组在这里拍戏,游人们就更激动了,纷纷抻长了脖子,都想看看林妹妹和宝姐姐长的什么样子。

可惜今天剧组只是进行准备工作,所以演员们也都没有化妆打扮,一时之间,根本看不出来谁是谁!

中午休息时间,大家也没有回招待所,而是简单吃了个饭后,就继续干活。

跟《西游记》剧组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红楼梦》这边,王福林导演非常的注重细节,屋里的桌椅板凳,桌上摆的瓶瓶罐罐,演员们的一举一动,都有跟组的红学家和民俗专家随时指导。

第一天就在这样的准备工作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夜色降临,剧组收工,大家伙儿又坐着大客车回到招待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