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想当咸鱼的我,遇上想当天后的她> 第133章 揽镜自顾夜不眠,亭亭玉立美青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3章 揽镜自顾夜不眠,亭亭玉立美青娥。(1 / 2)

好的音乐缺的从来不是受众人群,而是宣传渠道和适合这类音乐生存的土壤。

而这里什么都不缺,就缺这临门一脚的突破了,相信有他陈序的参与,和姜云锦的演唱努力带动下,能让这死水一潭的乐坛重新焕发生机。

接下来,就是姜云锦畅谈她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时间了。

从现在开始,天后已经不再是她年少时,那样纯粹简单的梦想了。

而是实现她推广华语音乐,推广中国人自己音乐的宣传工具,她重新定义了她的梦想。

听到陈序下次《蒙面歌王》,会唱中国风的歌曲,里面还会有假声唱法后,姜云锦立马就坐不住了,也不想继续赏景了,拉着陈序就要起身。

“走走,我们现在就回去,‘姜老师’教你怎么唱假声。”

“不赏景了?”陈序哑然失笑,看着姜七七一脸急迫的样子。

“不赏了,该看的都看了,做正事要紧。”姜云锦拉着陈序的手,一边说一边走。

不知道的都会以为,上台的不是陈序而是她呢,她现在比陈序还要着急。

......

姜云锦是会戏腔的,甚至说她从小就跟着外公和妈妈练戏腔,真就是6岁开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直到现在都没有丢掉基本功。

她的唱功很好,多次受到国音的教授和老师表扬,这和她从小就练戏腔,打下了坚实的功底基础是脱不开干系的。

之所以最后没有走上戏曲这条路,反而“离经叛道”的跟着小姨,走上了流行音乐这条路,这里面也是有一些原因的,后面会谈到。

假声,顾名思义就是区别于你平常的声音,更直白的点说,其实就是声调太高了,唱不上去了要用假声代替。

没有经过训练的嗓音,由自然声区唱到高音时,自己的声带跟不上去,就会拉紧声带变成了假音。

戏腔如果不太严谨的来说,其实是可以归于假声这一类的,只不过戏腔不是纯粹的算假声,是假声还要加上头腔共鸣才行。

陈序不可能经过姜七七几天的“调教”,就能出师唱出戏腔来,那明显是不可能的,再天才的人也做不到,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

但如果只是学习唱法和技巧,合理的运用这个头腔共鸣的技巧,那么唱一两句简单的假声,还是能做到的。

在民宿的房间里,“姜老师”再次上线,初次学习的陈序不得要领,唱出来的声音很怪,感觉还不如捏着嗓子唱,更来得实在一些。

但严格的“姜老师”,可不会就简单的让陈序这样浑水摸鱼过去的,她对待音乐的态度和对待爱情的态度,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动不动就对着学生陈序,“疾言怒色”、“横眉竖眼”、“声色厉俱”,等等这些词汇都难以形容“姜老师”她严谨的教学态度。

让陈序笑着直言,“姜老师”很适合当个教务处或者政教处的老师,就是她这张脸有点娇俏甜美,看起来不那么威风,失了几分威严。

从晚上差不多九点开始,“姜老师”的授课和教学,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

要不是时间不早了,“姜老师”估计还会继续拉着陈序授课,非得一下子就教会他头腔共鸣不可。

————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据说出自余秋雨先生,在他游览都江堰、青城山时,被青城山上的道士认出,请他留下墨宝,所以他就写下了这句话。

后面这句话,也就成了都江堰的旅游宣传口号,吸引来了众多的游客朝圣。

姜云锦就是其中之一,遗憾于昨晚没有穿上她的汉服游览灌县古城。

今天早早起床的她,就换上了小霞姐给她准备的汉服。

她身上的汉服,是最典型的“上衣下裳”,上面的衣服是白色的,腰间束着长长的白色宫绦,下面是浸染渐变的浅墨色裙子,裙摆上还绣着阁楼山水。

(图在下面)

此刻的她正面带微笑,站在洗漱间的镜子前揽镜自顾,脸上做着微笑、皱眉、伤心、亦或者鬼脸等各种表情。

真就好一个,揽镜自顾夜不眠,亭亭玉立美青娥。

(青娥,主司霜雪的女神,更多用来指代美丽的少女。)

“你缺一把油纸伞。”站在洗漱间外的陈序,面带欣赏的神色对姜云锦说道。

姜云锦回过头来看着陈序,点了点头后说道:

“我也这样觉得,而且今天好像天气不怎么好,可能会下小雨,要是有一把油纸伞,撑着伞就更有意境了。”

“你等等,我去问问民宿的老板,这附近有没有卖油纸伞做纪念品的地方。”

陈序说做就做和姜七七打了个招呼后,就下楼找民宿老板去了。

如果是其他的地方,还真可能不会有这种伞买,但这里不同这里是古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