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隐形首富当村官,青云直上升省长> 第6章 隐形首富乐于做小村官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隐形首富乐于做小村官(1 / 2)

听了黄建新绘声绘色所说的“三大怪”顺口溜,李君慕也被逗乐了。

这黄茅岭村的村民真够实在啊,人生最重要的事就俩:一是吃肉,二是喝酒,其余皆不值一提。

民以食为天,越是穷怕了的人,越在意吃喝二事。

李君慕倒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想要吃香喝辣还不简单么,只要踏踏实实跟着自己干,他保证村民们顿顿喝酒吃肉。

午饭后,李君慕换上牛仔裤和运动鞋,在黄得厚和黄建新的陪同下,走遍了黄茅岭村的沟沟壑壑。

他心里更是信心大增,只要找准了好项目,带动村里的乡亲们脱贫致富并不难。

黄茅岭村绝对是山清水秀,水资源、毛竹资源和木材资源均极为丰富。

人均田土更是不少,虽然多是些梯田,但胜在不缺水,土地也肥沃,是个搞种植的好地方。

李君慕他们返回村里时,已是夜幕降临,三人打着手电筒,摸索着走回来的。

黄得厚和黄建新走惯了山路,一个下午走二三十里路并不觉得吃力,李君慕虽然经常锻炼身体,体力还能跟得上,但他的脚底板却磨出了水泡,痛得他呲牙咧嘴。

实际上,黄得厚和黄建新有些鸡贼,故意绕了些难走的远路,想要考验下李君慕这个大学生干部,是不是真能吃得了农村的苦。

但李君慕的表现令他们刮目相看,明明脚底板疼痛难忍,却一声不吭,硬撑着坚持到了最后,实地查看掌握了全面的资源情况。

晚上还是在黄得厚家里吃的饭,菜主要是中午的剩菜,黄得厚老婆蔡美花还添了个煎鸡蛋和清炒番薯叶,颇对李君慕的胃口。

黄得厚与黄建新是无酒不欢,李君慕只好又陪着他俩喝了半斤米酒。

晚饭后,李君慕交代他俩洗完澡,再去村祠堂碰碰头,商议下村民脱贫致富的事情。

也不顾他俩惊讶的眼神,李君慕便一瘸一拐先回了村祠堂。

黄得厚与黄建新没法不惊讶,他们还没见过这么拼的驻村干部,下午累成了狗,都成瘸子了,晚上还要继续开会,这不仅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啊。

李君慕心里确实急迫,他驻村的时间不可能太长,必须只争朝夕,早点把黄茅岭村的“贫困帽子”摘掉,才好腾出手来大力发展全镇的经济,同时在仕途上迈上新台阶。

他用从镇上带来的“热得快”烧了一桶热水,把村祠堂大门一关,就在祠堂里的天井里,洗了个露天澡。

把脚底板擦干净后,拿出针线包,用酒精给针消过毒,再用针尖把脚底板上的水泡挑破,抹上他带过来的药膏,顿时脚底板便舒服多了。

黄得厚与黄建新前后脚进了村祠堂,李君慕已烧好开水泡了壶香茶,再扔了两包黄色芙蓉王烟给他俩抽。

于是三个人,在略显昏暗的灯光下,喝着茶,抽着烟,吹着风扇,开始盘点思索村民贫穷的“病因”。

李君慕一面记录,一面快速整理,很快就理清了村里的现状。

全村现有902口人,分为五个村民小组,去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孤寡残疾“五保户”7户,身患重病缺乏劳动力的困难户11户,其余村民家里皆有劳动力。

致富路上最大的障碍:通往镇上的道路不便,不能通行机动车。

村民们最大的陋习:好吃赖做,好酒贪杯,小赌成风,环境脏乱。

村民们主要经济来源:种田产粮,仅能果腹;喂猪养鸡,多是自吃;零散卖点稻谷、竹木、竹笋、蘑菇等,换掉零花钱购买肉油盐酱醋烟。

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村民家中适龄儿童辍学率高,村里大龄光棍汉多。

全村脱贫致富的优势所在:水资源丰富,利于建小水电站;竹木资源丰富,人均超过了5亩山林地;水田多旱地少,适宜种植高产经济作物。还有就是村里不缺劳动力,民风较为纯朴,打架斗殴之事鲜有发生。

……

经过李君慕分门别类一梳理,他发现黄茅岭村的问题很突出,但优势也不少,只要对症下药,助推村民快速发家致富完全可行。

他给出的发展思路就是:治贫先治懒,致富先修路。

路修通了,来钱快了,村民们看到实惠和好处了,那时候再来引导村民勤劳致富、移风易俗便可事半功倍。

在黄得厚他们走后,李君慕继续挑灯夜战,写写画画,认真规划起乡亲们的致富之路。

这边李君慕安之若素干起了小村官,外面的秦睿等人却急得不行,李君慕的手机始终打不通。

无奈之下,秦睿只好骑上自行车,直接进黄茅岭村来找李君慕。

在见识了村民的贫困后,秦睿感慨万分道:“老板,我是真佩服你的魄力和选择啊!”

“凭您在学生时代创建拓展的商业帝国,哪里还需要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吃苦受累啊。我们重资入股的企鹅公司,马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