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生名左庆,他自幼聪慧,为人仗义敢言,无奈时运不济,两次进王城去入职,都未被看上。 这一年,又逢入职之期,他筹集盘缠,辞别妻子,踏上了进王城入职之路。 这日,他途径一城镇,因着急赶路,向村民打听到近路,不料却迷失方向。 眼看天色已晚,正好前面有一片山林,于是左庆便在一棵大树下打扫出一片地方,铺上被褥,打算在此过夜。 睡到半夜,左庆被一阵嘤嘤的哭声吵醒,他起身仔细观瞧,借着朦胧的月光,左庆发现不远处一棵大树下有一名白衣女子正在哭泣。 左庆自幼读书,对鬼怪之事倒也不怕,他走过去问道:“姑娘,半夜三更,不在家休息,何故在此哭哭戚戚?” 那女子没有说话,却对左庆躬身施礼道:“先生莫怪,我本是在此棵大树下吊死的一个孤魂野鬼,想到自己无缘无故被人害死,却无人替我伸冤,所以哭泣。” 虽然左庆胆大,却也吓了一跳,但他很快镇定下来,问道:“你有何冤屈,不妨道来,看我能不能帮你。” 那女子道:“我本是城镇外祁家庄人氏,名叫祁菊,一年前到城镇中去赶集,不料被本城官太爷之子龙子文调戏,并把我掳回官衙,百般糟蹋,玩厌后,又把我遗弃在这里。” “我又羞又气,遂吊死在这棵树下。由于我怨气太重,入不了阴司,不能转世投胎,所以在此哭泣。今晚先生夜宿此地,我看先生一身正气,所以现身,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左庆道:“我本是一书生,如何助你?” 那白衣女子说道:“此地山神告诉我,先生此去,必能入职,只希望先生回来彻查此案。” 左庆还想细问,那女子却说道:“如若有缘,我们日后还会相见。”说完,就消失了。 一个月后,左庆到王城入职,果然得中。应他所请,君王命他负责巡视一些城镇的冤假错案。 左庆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到祁家庄调查此案。 他首先来到曾经夜宿的那片树林,果然在大树下找到一堆白骨,然后又抓来官太爷的公子追查此案。 龙子文是个软骨头,几大板下去他便供认不讳。左庆便把龙子文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龙子文的父亲纵子行凶,革职查办,财产没收。 左庆收敛白衣女子尸骨,送到祁家庄,把她葬入了祁家坟茔。 他又从龙官太爷那里缴获的赃款中,拿出三十贝币安抚了祁菊的父母。 一年后,左庆官升三级,他的妻子也身怀有孕,正是双喜临门。 其妻十月怀胎,产下一女。那女子的眉眼竟和那白衣女子有几分相似。 左庆这才明白“如若有缘,日后还会相见”这句话的的含义。 左庆为官清廉,兢兢业业,时人无不称赞称,最后成为君王身边的红人。 作为华夏的本土宗教,道“传承着华夏民族的深厚文化,所以在认识道门的时候,便不能只局限于其特有的宗教属性,而应该返归于道的普世意义的层面去理解。 基于此,修道的意义也就变得更加宽泛。“道不远人”,大道本就在人们日常最普通的生活之中,刻意地向外去追求,反而会离道越来越远。 如今,很多初学道的人总一味的想要追求得道成仙的大境界,这实际上是对修道理念的认知偏差。 诚然,道以是以神灵仙人信仰为根基的宗教,不论君臣富贵,还是普通百姓,大众的求神灵、祈仙人、拜祖先都是道门信仰的具体体现。 道门对人的个体生命尤为重视,强调人们可以通过某种炼养方式实现从人至仙的超越。历代祖师白日飞升的故事,更给后学者们树立了修道的榜样。 学道之士,人人都有身腾紫府的渴求,希望能在人生百年的历劫中证悟到天地之道的玄奥。 但如果没有明师的指引,初入道者很容易就会把信道的内容建立在对光怪陆离的神灵仙人世界的执着追求上,甚至会把某些神异、神通的术法当作是大道的唯一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