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13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3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 / 3)

一边动笔,一边慢慢道

“中元二年,我汉有民四百万户,永寿三年,我汉百姓已达千万户,前后相隔恰好百年,天下之民已增倍余。”

“然田之亩产,前后百年所增不过半石。”

洁白的纸上孔明只是列出了户数和亩产两组数字,此时他也愈发察觉出来,这算学是当真有用。

被后世提点之后,仅需两组数字,孔明就仿佛看到一个摇摇欲坠的楼宇。

刘备听闻之后也明白过来,盯着两组数字发呆

“亩产难以提高,但若是尽开可垦之田……不可行!”

旋即刘备就否定了这个念头,并变色苦涩

“豪强兼并,贪官作乱,民愈多,然民田愈少,民失其地,焉能不乱?”

在赤壁之战前,若问天下因何而乱,刘备能够洋洋洒洒列出一长串人名。

威信渐失的天子,奸佞误国十常侍,掀起反旗的张角,恣行专权的董卓,以及挟天子的曹贼。

但如今见得多了,再次想起这个问题,这些名字反倒是从刘备心里都慢慢被划掉。

尤其是张角,何错之有?汉不让其活,难道其就该安心去死吗?

乱世从来都不是乱在某一个人身上的。

拍拍手,刘备率先将众人从沉闷的气氛中惊醒

“丈夫生世,当开太平!”

“如今我等既知后世之理,能理百年之乱,断无将天下让于曹贼之理!”

“当务之急,须北取关中,南催吴懿,速定南中之后遣派亲卫,取占城稻种!”

众人对中南半岛并不陌生,不就是交州再往南?

那身毒道便是有个岔路通向此处,取这种五十日一熟的稻种,才是当下赶忙要做的事情。

……

甘露殿中,李世民同样也是实用主义者

“诏安南都督府,呈占城稻种。”

“若不献唐,朕亲身自取!”

对大唐天子的反应,甘露殿内并没有人劝谏,包括魏征。

因为这自种至收仅需五十日的稻种实在是太过惊人。

而相对的,目前大唐所种之稻从种至收需多久?一百二十余日。

魏征也明白,这才是真正有资格被称为祥瑞的东西,因此不仅不劝谏陛下态度太过急切,甚至还想劝劝陛下

令其自献说不定要等到啥时候了,不如派一队大唐精锐亲自去取得了。

不过想到岭南道多瘴疬且路难行,想了想还是作罢。

只希望安南的土人识相一点,好好回想一下东突厥是怎么亡国的,然后老老实实将稻种献上,不要多惹是非。

对占城稻做出处置之后,李世民旋即便问道

“美洲在哪儿?”

这美洲之名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听说,但根据后世的说法来看,这多半也是一块庞大无匹的有着不知名帝国的陆地。

唐之所在称亚,那罗马所在称欧,那美洲在哪里?李世民很迷茫。

于是甘露殿内所有人将目光右移,那里挂着两幅巨大的地图。

一个是详细的地图,西起罗马东至倭国,北起瀚海南至那马六甲海峡,描绘了地球的一部分,地图外面一概不知。

另一个则是地球的轮廓图,当时在光幕上地球缓缓转动,但还没转完一圈呢就已经消失,仅看了部分。

如今只是知道那欧洲南边有一块庞大陆地,大唐的东南方向隔着一大片群岛也有一块地,以及沿着辽东方向一路往东似乎也有挺大一块地方。

因此李世民直接发问

“这美洲,是在欧洲之南,还是大唐之东南?”

杜如晦琢磨了一圈儿道

“后辈既称此陷阱只要活着皆逃不脱,那西方许是借助玉米得以摆脱。”

“但又言这玉米要出海方可得,故这美洲或是在我唐东南之地,亦或是……在这幅地球图的背面?”

猜测十分合理,于是李世民心思只能被迫暂时熄灭。

于是便随口问道“这后世多少公斤为一石?”

这便是想要将后世亩产与唐对比了。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如何算?

然后房玄龄站了出来,表示后世说那魔法晋书时,曾随口言之,晋时的一千五百斤等于后世三百多公斤,依据换算即可。

杜如晦暗笑,看来后辈对于那晋书的贬低,让这位老友很是挂念。

房玄龄倒是不觉,很快便计算出来

“麦亩产二十石,稻二十一石半,玉米亩产……四十八石半?”

李世民顷刻间就改了主意

“当筹船队,开海出唐!”

前三天给了我错觉,今天的工作只能说回到了熟悉的让人折磨的味道,ng你做得好啊(贬义)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