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10章 苹果天尊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0章 苹果天尊(3 / 3)

根据倭国自己的记载,白江口之战时他们观察天象,认为风向对自己有利

倭船顺风而行,唐军逆风动弹不得,虽有坚船然不能动,有何惧哉?

但是让倭人无法理解的是,明明是逆风,打起来之后唐军反而还能冲着倭军航行,并最终将倭国战船给包围了起来。

这一点其实并不复杂,船只逆风时候,只要调整船只和船帆角度,整体保持在左右35度到45度的夹角,船只就能够以之字形逆风航行。

风吹在弧形船帆上时,因为在理想流体中等高流动时,流速越大压力就越小的关系,船帆对风所形成的力做了分解,得出了一个前进的力。

也就是伯努利效应,高中物理课本里说的清清楚楚,而且生活里也很常见,不难理解。

我们的祖先对此虽不明白,但依然总结出来了航行经验,一般俗称逆风驶船法。

倭国既不明白也不理解,结果就是被唐军反包,并在上风口肆意发射火箭,将倭军安排了个明明白白。

所以剥开白江口之战的外衣会发现,倭军和唐军从社会制度到士卒素质,从工艺水平到知识水平,全方位都有明显的差距。

因此白江口之战本质上是文明等级的胜利。

不过说到唐军的海战扬威,就不免让人想起来航海时代华夏的缺席,如此就不免让人扼腕。

有说法认为,中国发明了指南针,但指南针却引来了强盗,这个说法不能说不太正确吧,至少也能说是没有一点道理。

事实上文明和科学的起源是无数个小概率事件的集合,是属于标准的当下的结果。

就比如西方在公元前三百年《几何原本》成书,这部数学作品划时代的提出了公理化思想,从定义、公设、公理出发,用逻辑规则锤炼出了严密的公理化演绎系统,对数学知识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最终将杂乱的数学和几何知识整理成了严密系统的科学体系。

既然已经有了如此超前的理论体系和公理思想,那么西方数学开始大发展了吗?

当然没有。

即使有了这本超前著作,西方的数学和科学进展依然非常缓慢,真正将现代科学推进了一大步的反而是阿拉伯帝国。

萨珊波斯灭亡之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扩展到中亚,这片土地能同时享受东西方的文明成果,数百年的太平时光中,阿拉伯的数学才开始的飞快发展。

东方的造纸术给阿拉伯打了底子,西方的《几何原本》成为阿拉伯的指导理论,再从印度取得天文学知识,这些造就了阿拉伯灿烂的数学成果,并在阿拉伯帝国衰落后反输回西方。

这些知识与十一世纪西方开始出现的透明的镜片,一起促进了几何理论和光学理论的萌芽,以上种种最终才促成了西方的文艺复兴。

但直至此时,东西方尚且还能说是不同方向的文明,而真正将东西方拉开代差的是西方终于出了一个科学上的孔子式的人物

苹果天尊,牛顿爵士。

牛爵爷其他成就暂且不谈,在航海上他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提出了六分仪的模型,英国海军根据这个理论最终成功制造出了八分仪。

就此,人类在海洋上想要确定自己的位置可以不用再依靠星象或者沿岸地理,可以放心的进行远洋航行。

至此海洋霸权时代才正式开启,东方才真正的开始掉队。

而指南针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环。】

不好意思,今天工作上的事儿比较多……看的朋友应该晓得。

(本章完)

inf。inf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