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34章 悠悠苍天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悠悠苍天(2 / 3)

>
简简单单的三段镜头,既无激烈厮杀,也无智谋百出,但……

“俺老张……眼睛有些痒了。”

张飞红了眼眶,狠狠擦拭了两下。

“这眼睛怎么越擦越痒了……二哥你那手帕借我用用……”

张飞扭头看去,泪眼朦胧中看到自己的二哥龙行虎步到了军师跟前。

单膝跪下,拱手一拜:

“军师!”

“这次羽定不会先走一步,独留军师一人坐望长安!”

“军师若出祁山,羽愿领一先锋,擎兴复汉室之大旗,为军师临阵讨贼!”

“如此,以平军师之夙愿,以了兄长之愿!”

张飞急了,也顾不上擦眼泪,也往前抢倒道:

“俺也一样!军师,俺老张也一样啊!”

“俺老张的死是咎由自取,结果反而还连累了军师!”

张飞抬起头,两个圆圆的大眼眼眶发红:

“俺已经让大哥给俺写了‘制怒’两字悬于堂上,日日一读。”

“定不会旧祸重演,定不会让二哥谋夺俺先锋一职!”

黄忠感怀颇多,也单膝拜下:

“军师,虽子龙将军不在,但忠是老将,亦颇懂子龙将军之意。”

“忠寿命无多矣!有生之年任凭驱策,唯望成主公之业,全军师之愿!”

魏延亦拜下言语简单:

“军师所指,延愿永为先锋!”

孔明将众将一一认真扶起。

随后对着众将、刘备、庞统等人一揖到底:

“孔明,不孤也!”

“悠悠苍天,薄待诸葛丞相,厚待军师诸葛亮也!”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这成了丞相最好的注解。

现在我们打开某乎,关于如何帮助丞相北伐还是最热门的问题。

沙雕网友们在此集思广益。

从相对靠谱的方便面、鲱鱼罐头、鸡腿茶叶蛋、海底捞、辣条。

到相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吹风机、千斤顶、李云龙、诸葛亮、詹姆斯、派蒙。

再到相对狂暴的东风41、铀235、核弹、现代装甲师、火箭飞行兵、神族航母、哆啦A梦、孙悟空。

最后到有点哲学的ICU病房、政治考研资料、不限量卫生纸、I9芯片、一盒三国杀。

甚至还有人计划让李世民穿越成刘禅去暴打司马懿等等。

这些已经足够说明,即使过去千年,丞相的北伐之死,依然是历史上的一段意难平。

但实际上来说,丞相压根不需要这些,因为他已经在吊打魏国了!

作为一个在政治中学政治,在打仗中学打仗的高手,丞相战绩是这样的:

一出北伐,军略有瑕,憾失街亭!

二出北伐,进退自如,伏杀王双!

三出北伐,破郭淮,领二郡,威凉州!

四出北伐,正面打爆司马懿,杀张郃,五子良将正式落幕!

五出北伐,威逼洛阳,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司马懿无计可施,唯有与丞相熬命,最终导致星落五丈原,成千年之憾!

每一次北伐的战果都是在逐渐扩大,曹魏坐拥九矿,却被打的逐渐龟缩,疲于奔命。

司马懿在平孟达之乱时,千里奔袭有“侵略如火”的美名,撞上丞相之后硬生生被打成了“不动如山”。

曹魏也逐渐从前两次北伐时张郃支援可定,到后来的风声鹤唳,需集郭淮的雍凉地方军、司马懿的关中主力军、曹叡的中央援军,如此才能相抗保持不败。

与军师同时代的东吴大鸿胪张俨就写文感叹: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孔明来去自如。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在同时代的人看来,如果丞相没有早亡,那么魏国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

甚至发散思维还能认为,孙权的不出力也许就是从战略上看出了魏国必败,因为提前保全有生力量,以期望能在将来的“汉吴二分天下”中成为强势的一方。

正是因为这种战略形势的改变,内部外部的矛盾逐渐拔除,曹魏已经左支右绌。

故而才有杜工部的感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五伐,本可成就一次季汉三兴的“大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