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都市言情>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第333章 军制改革计划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3章 军制改革计划(2 / 2)

有的三棱军刺。三棱军刺难以仿造,倒是很适合成为功勋的彰显标识。

但是三棱军刺同样难以制造,做为尚武的汉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军功是神圣的,是无可替代的。以王弋的性格,他难免会给有功勋的将士一些优待,若是贸然用一般的东西制作军功章,被心怀叵测的人防制出来,那简直就是一种亵渎。

也就是说这个主意是好的,可惜现在不能实行。

中央部分的军务到此也就差不多了,正规军王弋觉得他弄出来五军已经非常多了,剩下的便是地方军和边军。

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一时间众人都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

最终还是荀攸挑的头,才让气氛再次活跃起来,可是讨论的时候依旧谨小慎微,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王弋不爽了很久的问题——地方官。

说实话,王弋对大汉的地方官基本上已经没什么耐性了,特别是刺史、太守和一州治府的县令这三个。

这三人的职权有着非常严重的重合,大汉想的非常好,一州治府是关键所在,三人在一个地方办公能够互相制衡。

可是大汉应该没考虑到争权这个问题,这三个人在一起可是真热闹,太守咬刺史、刺史咬县令、县令咬太守,时而三人分开各咬各的,时而三个人在一起互相咬,时而拉帮结派进行混战。那场面漂亮的,简直绝了。

大汉的县令可不是什么九品芝麻官,什么一州刺史、一郡太守的,只要上面有人,他一封奏折都能搞得中枢不得安宁。

各郡之间也不消停,治府的县令和太守都有默契,王弋这么大一片家业,就没见过哪个太守和县令关系好的,见面不互相吐口水都算和谐了。

这种事谁敢提?地方各个官职和中央几乎都有联系,没有自家子侄还有个亲朋好友呢,以后再因为这种事绝交了不值当。

然而王弋的心意已决,不可能不谈。看着王弋越来越黑的脸色,孙福轻轻踢了踢放空思想的郭嘉,示意是他该出头的时候了。

郭嘉的政治敏感度确实一般,可不代表他不懂这些。他也没惯着毛病,直接提出了五条意见。

第一,刺史、太守、县令这些人的职能必须划分清楚,而且只能有治理民生的权力,维护治安交给县尉,平定事端交给当地的驻守将军。

第二,驻守将军的管辖范围包括了守城士卒在内的所有士卒,由治府邺城直接派遣中枢留任的将领担当,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调换。

第三,地方将军不可参与任何当地政事,不可在当地有任何房产,若无理由不可离开军营一步。

第四,边军百户及以上的官职若无特殊情况必须由中枢直接任命,边郡实行军队管制,太守拥有边郡所有军政的决策权。

第五,太守不仅家人要留在邺城,本身也要接受监察,按照距离不同每年或者每两年必须回邺城述职,除非军情紧急。

众人听完郭嘉的话直接愣在当场,谁也没想到平时流里流气的郭嘉能想出这样大胆的方案,就连王弋都差异的看了郭嘉一眼。他是相信郭嘉有这个实力的,但他绝不相信郭嘉这么短时间内能够想出来。

果然,说完后郭嘉又陷入了神游的状态,很显然这个答案是他和其他人早就商量过的。

王弋瞄了一眼荀攸,荀攸尴尬的笑了笑,表示自己受身份所累,也是无可奈何。

荀攸和王弋配合相当默契,王弋也相信这是荀攸经过深思熟虑想到的结论,便当即拍板定了下来。

在经历过一番讨论后,最终王弋下令开始逐步整改。军队先从幽州军开始,中枢的官职放一放先不动,寻找合适的机会,地方则先从没什么战事的辽东开始推行,由北向南逐步开始。

可是辽东真的没战事吗?

现实总是喜欢打脸的,而且抽起人来又脆又疼。

在遥远的土垠,鲜于辅真的在玩儿命了!

(开打,开打。三处战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