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 第 102 章 各行祖师0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2 章 各行祖师03(2 / 4)

如果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它会沿袭着历朝的路继续前进:

建国——盛世——土地兼并——农民起义——皇位换人;

要么:建国——盛世——朝政内乱——权臣篡位——皇位换人;

朝代不断更迭轮回,不断重复着他们最熟悉的政治规则】

听到天幕直白地把王朝更迭说得如此随意,历代君臣脸色极为难看,正准备称帝的袁术冷笑:后人倒是大胆,可惜不知道什么是祸从口出。?()_[(()”

这些后人胆大妄为,肆意评判前人,语言毫无尊重。

若不是…他半阖下眼,汉家气数已尽,合该他运天时而生代天牧民才是。

他袁术有天命,怎么会是逆臣贼子?

心中愤懑的袁术随手抓起酒壶向天幕掷去,上好的瓷酒壶砸在地上碎成一片,而天幕仍在继续讲述。

秦始皇僵着一张脸听着天幕讲述,他大秦是史上首个帝国。

还未传代就要面对最后帝国的末路。

就…很复杂,说不出的感受。

() 半垂眼眸思索:为何帝国打破不了灭国的枷锁?

后人有答案吗?

【偏偏外力打破了维系两千多年的帝制,大清想要固守自己利益闭关锁国。

但天地已变,世界中心不再是华夏,自身的武力值也保证不了边疆国门安全。

战争强行砸开了清廷国门,洋货开始肆意绞杀本土产品。

洋货倾销得最多的是:牙片和棉布,其价值分别占总进口的55.2%和20%】

朱元璋臀部挪动半晌,才迟疑道出心中疑惑:“标儿,你说咱大明的西边,他们在干什么?”

发展成什么样了?有没有那什么机器?

他仔细在心中琢磨过,未来清代大明,但神迹降临后大明定不会给大秦取代的机会。

那么大清面对的棘手问题,就需要老朱来家解决。

朱标苦笑着摇头,天幕消息太过骇然,即使之前他们多有猜测,可是未确认帝制无继下,谁也不愿触及这个敏感的话题。

朱元璋虎目环视殿内其他皇子:“你们说说!”

朱棣率先道:“陛下先前讲:我大明也可以习西方,儿臣认同陛下的话,东向西学!”

【工业化VS手工业,结果定然是手工业溃败。

华夏固有的小农经济社会遭到毁灭性打击,大清国力倒退如流水,到光绪二十一年时棉花进口已经压过牙片,成为列强倾销物品之冠。

在列强的炮火下,同治十三年起咱们的生丝、茶及豆类的大宗出口量开始减少。

到了光绪二十五年,茶丝豆三类出口收入,加起来都抵不上向列强买棉布的支出。

到民国时期,丝绸、豆类、茶叶、药材、煤油等十余种产品出口额加起来,才勉强跟进口棉花的支出平等】

民生被捏到他人手里啊!

武则天抬手揉了揉眉心,脸色微微不好,后世除了棉花需要进货外,那其他物品呢?

后世朝廷税收还能支撑朝廷运转吗?

天幕声音发沉:【战争后的第五十年,朝廷终于出面开办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此厂是1878年四川一彭姓官员提议开厂应对洋货,郑应观等人积极谋划筹办,经李鸿章准许后,于1890年正式开产。

这时棉花早已成为全球主流商品,深度绑定民生经济,大清极为依赖进口,但清廷能设厂织布,也是有正面意义吧】

等五十年?

李世民不置可否,当年渭水之盟后,他日夜所思的就是:复仇,找回自己唐王尊严!

而后世朝廷不思改革,却拖延五十年才官办纺织厂?

你觉得朝廷开厂有碍威严,那就多找几个买办代为操作啊!

李世民惊讶得嘴唇都在哆嗦,他不敢想象后世有多糟糕?

朝廷内乱、外敌环伺,百姓无以为生…乱世啊!

【后来民间陆

续有大中华、永信、华丰等棉厂成立(),不过十余年就因技术设备及帝国侵略▆()_[((),大部分棉厂已经易主,成为他国附庸】

天幕语气激昂了起来:【不管如何咱们‘敢叫日月换新天’,重把红色扬华夏。

这些年无论是培育棉花种,还是棉花相关生产链,都已实现自主生产。

不管是棉花加工还是纺织产品,用句平常话讲就是:我们从棉花出产国到棉花进口国,再到今天的纺织大国,我们又重新站起来了!】

天幕上闪出一张张合影表,众人看到合影中还有女子时,才真正意识到后世女子如铮铮男儿,一样能建功立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