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收购东鹏特饮,这个案子还比较复杂。 因为东鹏特饮只是东鹏饮料集团旗下的一款产品,该公司还有许多产品,比如植物饮料、清凉饮料,还有豆制品、水和陈皮蜜饯等各类产品。 那些东西,实在不值一提,缘味集团也毫无兴趣。 对于这些杂七杂八的产品线的处理,就成了双方讨论的重点。 毕竟眼下这个阶段的东鹏规模还很小,去年的年销售额才2.5亿元,缘味集团的年销售额已经稳稳超过了120亿元。 好在东鹏有一个很奏效的谈判点,就是他们的增长率很高。 东鹏饮料本来是一家扎根于粤东省的国企,主要服务于两广的粤语地区。不过,随着市场的开放,就越来越活不下去了。 饮料市场高度开放,不仅可以自由地让民营企业发展,甚至可以自由地让外企来发展。 这就很崩溃了。 各行各业都差不多,如果让民企不受限制的发展了,那么国企就会边缘化;如果一个行业让外企也不受限制地参与进来了,国企就彻底凉凉。 东鹏当年就是,实在经营不下去了。时任副总经理林末庆就找了几个潮汕老乡,推动了管理层收购,他个人出资1万,一起凑了200多万,把这家濒临破产的国企给买下来了。 然后,林末庆成为了这家改制后的公司的老板,从2003年开始,一步步发展起来。先从鹏城开始,然后到了粤东省,然后覆盖两广,最终在2009年推出了“东鹏特饮”,走向了全国。 2003年的时候,东鹏饮料的年销售额只有1500万元,年度亏损300多万;到了去年,东鹏饮料集团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2.5亿元,净利润超过了1700万。 改制之后,这家公司在林末庆的带领下,业绩在不断地创新高,发展蒸蒸日上。 在这种情况下,想谈下这笔收购就不会太容易。 周不器的亮相,让东鹏方面的高管感受到了热情和振奋,一个个都说着很不标准的国语,激动地过来跟他握手。 现在的东鹏,只是一家小小的地方性的小公司。 周不器是谁? 国内首富! 华人首富! 首富先生的出现,让东鹏的这一批潮汕系的高管们都亢奋,也感受到了缘味集团对这笔交易的真诚。 不过,真诚不能当饭吃。 到了谈判桌上,双方不出意外地遇到了重大分歧。 东鹏饮料集团旗下的业务挺多,产品线也很多,有很多本地特色的零食、小吃,还有凉茶、椰奶、矿泉水。 在缘味集团看来,这些产品线都是鸡肋,毫无价值。 凉茶搞得过加多宝、王老吉吗? 椰奶比得过椰树椰汁吗? 还有那些区域性明显的小吃,完全没有全国化推广的可能,留着也没有必要。 所以石婧琳提出的收购方案,主要是两个。 一,只收购东鹏饮料集团旗下的东鹏特饮产品线; 二,把东鹏饮料集团买下来,但是收购完成之后,要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产品线全部关闭,只保留“东鹏特饮”这一款产品。 这两个方案,东鹏方面都不同意。 他们就只有一个方案,东鹏饮料集团整体出售。同时,保留现有的管理层,也不能随意关闭任何一条产品线。 总之就是一句话,收购可以,但是东鹏饮料要独立运营。 为了说服对方,石婧琳甚至开出了价值2.6亿港币的股票以及1.2亿华夏币的现金,来完成这笔交易。 这价格可是非常有诚意了。 去年,东鹏集团的净利润才1700万元,这个价码已经是20多倍的市盈率了。 可是对方还是拒绝了。 林末庆的普通话也很不标准,好在语速放得比较慢,“不是钱的问题。” 周不器见谈判陷入僵局,就笑着说:“首先,双方的意向一致,这是最重要的。接下来,有分歧就解决问题好了。林总,你不说不是钱的问题,那是什么问题?方便透露吗?” 周大老板的面子还是很大的。 因为在谈判桌上,泄密就意味着丧失了谈判的话语权,就容易被压价。 好在石婧琳足够的大气,开价很高。 再加上周不器这种世界级的大企业家,总不至于为了这点小钱而玩弄计谋。 林末庆就很诚恳地说:“东鹏是一家由国企改制过来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