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这个医生不缺钱> 876 我会尽快赶回来的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76 我会尽快赶回来的(2 / 3)

按照血府逐瘀汤的注解,这个药方正好适合这位患者。 杜医生,你为什么不用这样已经有过成功先例的方子,而是要自己拟一个方子? 是嫌这个古方疗效不佳,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 听田院长说完之后,杜衡觉得老太太可能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说自己可能是想显摆一下。 杜衡胡思乱想了一下后,认认真真的解释道,“这位患者长期患有冠心病,而在血府逐瘀汤中,有柴胡、生地黄、牛膝等药,这是万万不能使用的。 把这些药去掉了,也就不是血府逐瘀汤了。” 杜衡微微停顿,想了一下后,觉得还是好好的解释一下比较好,随即便说道,“这个房子里,我用了丹参、玉竹、山楂,可以当做是活血消脂的药。 另外再用酸枣仁、茯苓、首乌藤等药,来做养心安神之用。 最后,加上陈皮、香附用来理气。 到时候,气通则血行,患者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看着田院长若有所思的模样,杜衡想了想后,决定还是提醒一下田院长,千万别觉得中药和中药方简单,就自己随便乱用。 “田院长,中医注重辩证,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来对我们使用的药方,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中医用药,选方要做到有理有据,用药要讲究灵活多变。 因为同样一个病,在不同人的身上,就会有不同的病因,千万不能一概而论。” 田院长抬眼看了一下杜衡,随后嘴角就多了一份意义莫名的笑容。 在此后的几天里,杜衡基本上是两边跑。 虽然麻烦一点,但结果也是让人欣慰的。 失眠的那个患者自不必多说,就说疗养院的这个年轻人,经过多日的治疗,情况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 首先,就是年轻人的精神头好了很多,不再像前几日一样,被病痛折磨的沉默寡言。 现在则是,每当杜衡去给他换药检查身体的时候,他都会主动的,拉着杜衡说会话。 字里行间,都是对中医的无限拔高,和对西医的无限失望。 对此,一般情况下,杜衡都是不怎么接茬的,实在躲不过了,就连声的说几个好完事。 这种事他不想评价,也不能评价。 毕竟,说的好听点,这叫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可说的难听点,这就是自己膨胀的证据。 而且自己也不是光有中医的朋友,还是有很多现代医学的医生做朋友的,这要是一捧一踩的,以后可就难做人了。 但你说这是不是好事呢? 能让一个年轻人,对自己的祖宗多点敬畏,对自己国家多一份热爱,咋就不算好事了? 所以,这当然算是好事,而且是大好事。 年轻人除了精神上的改变之外,身体上瘙痒疼痛的感觉,也已经完全的褪了下去。 而腿上的变化就更大了,像那些溃疡渗液的疮面,现在已经开始长出了新肉芽,那些黑黑黏黏的东西终于消失不见了。 腿上那些已经干巴的结痂,也一个个的脱落,结痂下的皮肤,也重新变得红粉细嫩;那些变成死皮的地方,颜色也出现了改变,看着有了活性。 虽然年轻人的变化是好的,杜衡也被所有人开始崇拜,但是对于杜衡来说,这活他是干的够够的了。 先不说每天要做两次的换药,光是年轻人每天腿上要贴的油纸,对杜衡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年轻的腿上的疮面太大太多,每天两次的用量是非常多的。 而这玩意制作是比较麻烦的,也是比较耗费时间的。 更让人头大的是,这玩意最好就是当天制作,当天使用,这样效果是最好的。 要是一口气全部制作出来,光是那个量,可能就得把杜衡累趴下。而且这玩意放的时间一长,油纸上附着的药力,很快就挥发到空气了。 而药力一旦挥发,这些油纸也就成了废纸。 所以啊,杜衡现在是天天的要制作一次。 好在这种累人的工作,到今天就算是结束了。 只要过了今天,年轻人的腿上,就可以不用再贴这种油纸了,剩下的只需要他自己慢慢恢复就好。 孙嘉祥坐在一边,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杜衡拿针,不停的在那些油纸上扎眼儿。 看了好一会之后,孙嘉祥才出声说道,“小杜,你什么时候准备回去?” 杜衡拿着针,快乐的一下又一下的扎着油纸,每当细细的针尖戳破油纸发出声音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的心情,也会变的开心起来。 这是一件相当解压的事情。 “今天是最后一次用外敷药了,明后两天再观察一下,要是没有什么变化的话,就换个方子让他继续喝,我呢就准备大后天回去了。” 杜衡心情相当的愉悦,咧着嘴笑呵呵的说道,“再不回去,我们吴主任就该发火了。” “不回家了?” “不回了。”杜衡还是低头专心的扎着油纸,“我爱人接到任务了,明天就会带着孩子先回首都。” 孙嘉祥不说话了,又开始盯着杜衡扎针的动作出神。 又扎了两下之后,杜衡突然说道,“孙老,我大后天回去之后,这边的情况就拜托你多盯着点了。 你别看这小子这几天很听话,但是我总觉得这小子娇生惯养惯了,而那老两口又特别的心疼孙子,保不准就会干出点出格的事情。” 孙嘉祥轻轻的嗯了一声,声音轻的杜衡差点都没听到。 杜衡眼角的余光偷偷的瞄了一眼孙嘉祥,随即又装作很认真的扎起了油纸。 他刚才那么说,是想让孙嘉祥在这边多待一阵子,好好的调养休息一段时间。 这要是回了首都,肯定是各种事情缠身,各种人找上门。 而这种状态,对一个九十岁的老人来说,实在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