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喜爱美色, 后宫中比较有名的美人有李夫人、王夫人、钩弋夫人,皇后卫子夫却因年龄而色衰爱弛。但卫子夫深知水满则溢, 盛极必衰的道理,前朝有卫青霍去病立下不世之功,身为皇后的她必须宠辱不惊,公正处事才能服众。她坚守皇后的职责,将后宫管理的井然有序,因此在卫青霍去病相继去世后的十七年间, 依旧深得武帝的尊重和信赖。】
【武帝每次出京巡视,总是将国家大事托付给太子,将宫中诸事包括少府都托付给皇后,他回来后从不查问, 可见其信任。】
武帝得意的看向皇后、卫青等人,“太子乃是国本, 岂可轻言废立!”
朕选择的皇后太子就是最好的。
卫子夫心里却在想,既然如此信任, 为何会有那样的结局呢……
吕雉有些羡慕,卫子夫有得力的外家,有深得皇帝喜爱的太子,自身受宠长达十五年, 这个皇后之位当得真是稳当。
她不由得想到了刘盈,刘盈已经被废,封了个边地的诸侯王,远离京城。他就藩之前曾来宫中告别, 吕后没有见他。只希望他脱离母亲的掌控后能好好的活着吧……
【作为武帝培养多年的太子,刘据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武帝为他建造了博望苑招揽才士,那些满腹经纶却又报国无门的才子都聚集在太子的博望苑中。他们的政治观点不得武帝喜欢, 却与太子不谋而合,因此,太子的政治观点与武帝朝的主流无法相容。】
刘邦:“子不类父,长此以往必生矛盾。”
卫青紧张的捏紧朝服的衣袖,他还记得高祖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想要废太子的。
霍去病想要说些什么,被卫子夫一个眼神拦了下来,霍去病为小表弟打抱不平,明明是陛下给了太子自由,却又因为太子受其他人影响而心生不喜!
始皇看向扶苏,扶苏也正悄悄的看着父皇,四目相对,扶苏有些尴尬。
始皇问道:“你怎么看?”
扶苏道:“关键不是儿臣的看法,而是父皇的想法。”若是武帝认为子不类父,想要掰正太子的观念,父子关系必然将至冰点,如同他与父皇一样。但,若是武帝能接受太子的观点,两厢迁就,父子二人或可圆满。
始皇:“刘彻从未经历过挫折,只有别人哄着他的份,他如何会俯身迁就。”
但这一次,始皇看错了——
【武帝致力于开拓,太子却总是劝父皇看看脚下的百姓,他如同扶苏一般有一颗仁德之心——而这份仁德正是武帝所希望的。】
扶苏猛地抬头,脑海中翻江倒海不知在想些什么。
始皇微微皱眉,显然因为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而不悦。
卫青微微松了一口气,自家陛下喜怒无常,他伴驾多年依旧不敢放肆,陛下若真想废太子,谁都无法阻拦。
可是,一想到前朝扶苏的结局,卫青又觉得自己这口气松的太早了。
武帝轻声呢喃道:“如同扶苏一般……”总觉得天幕曾说过一些很重要的事,但他却想不起来了。
扶苏想起天幕以自己为例时,曾提过一位大汉的太子,那人正是在大秦百年之后,“难道那个起兵谋反的太子就是刘据!”
始皇:“若是到了危急时刻,朕宁愿你能毅然决然的起兵。”总好过引颈就戮!
扶苏一时无言以对:……
父皇说的好听,只是天下臣民信服的君主只有父皇,有几人会跟随他呢。
【武帝后期皇子逐渐增多,且都是宠妃之子,太子与皇后常常担心被废。武帝察觉后,主动找到卫青,让他转告太子,“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
【每当太子劝谏皇帝,休养生息,减赋养民时,武帝总是说:“我把该打的仗都打完,等你继位就可以安抚百姓,施展仁政。”】
评论区
“武帝脑子还是很清醒的,他很早就意识到了国家需要休养生息,只是边患未除,他只能继续打下去。”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若是没有武帝的开拓,华夏民族不知还要被异族欺辱多久……”
武帝轻咳一声:“朕就是这样想的,朕在位时将匈奴彻底消灭,继位者只需要做一个守成之君便可。”
虽然现在的他正值壮年,满腔抱负还没有实现,也没有这么长远的规划,但……这就是朕现在的想法!
汉初的三代君主无不赞叹于刘彻的远见,能做好当代的事就能称为明君,能看到百年后千年后的事,便是千古名君!
始皇对扶苏道:“朕让你接触儒家学说也是希望你能做一个守成之君,谁知你却只学会了儒家的执拗与天真!”
扶苏早已反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