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毛线拖鞋(1 / 2)

“新年快乐,红包拿来。”

“年年有余,老板发大财。”

“祝杨奶奶新年吉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大燕机灵的带着妹妹们给郑艳丽和杨奶奶拜年。

俏皮话一句接一句,跪在地上讨要红包,还没等郑艳丽把红包掏出来。

杨老太先一人给了一个红包。

捏着份量还不小。

“谢谢杨奶奶。”大燕也不知道该不该收,眼睛盯着郑艳丽。

直看她点了点头。

才把红包收下拜了个年。

过年,孩子们得了许多红包,光郑艳丽一个孩子就给了五块钱,让她们自己安排着花。

小孩子撒开了疯的玩,买了许多小炮仗在门口耍。

郑艳丽闷在屋里学习,看笔记。

她从没想过自己会重新学习,还主动学了财经。

弯弯绕绕的学科,许多专业名词她根本听不懂。

幸好沈平注意到了这一点,每次都要细细的讲好几遍。

笔记做的密密麻麻。

字写的却不好看,一个个的,活像个爬虫,只因为她写字顺序是反的。

看着郑艳丽写的字,连大燕都会说;“娘,你这个字还没有我写的好呢。”

扎心。

趁着店里还没开门,郑艳丽抓紧时间横竖撇捺一笔一笔的练。

下定决心要把反的顺序给纠正过来。

什么都要尽力做到最好。

沈平说因为是成人大学的招生考试,所以不会考特别难的内容。

让郑艳丽放轻松些。

可她还是轻松不下来。

马上就要招生考试,后面还有招商会,郑艳丽总有一种自己是孙悟空的感觉,过了一关还有一关。

这几天她没有一天忘了复习沈平讲课的内容。

小孩子在外面跑着跳着。

尤其是三燕,变得开朗许多,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不知道三燕听到了什么笑话,笑的东倒西歪,站都快站不稳了。

郑艳丽看到这一幕,目光一沉。

上辈子三燕没有照过一张相片,这辈子自己忙着郑记和夜大。

把照相片的事也忘了。

索性今天想起来了就今天去照,郑艳丽现在做什么事都风风火火的。

上了点口红,脸上搓了雪花膏,收拾收拾就领着孩子们去了胡同口前街的照相馆。

大燕她们穿着簇新的衣裳,梳着麻花辫,只有二燕不乐意梳这个麻花辫,郑艳丽给她扎了个半扎发。

自己则是披散着头发,围着毛线围巾,装扮简单中带着一股自在气,美的震人。

“123,今天中午吃什么?”

“茄子。”

随着摄影师的一声咔嚓,画面定格在五个女人笑容灿烂的脸上。

充满希望和幸福。

让人看着都忍不住被这张照片里的情感触动。

郑艳丽把这张照片裱了起来放在了床头。

她这几天把自己忙成了陀螺,连送孩子开学都是挤着时间去。

幸好黄珊包饺子慢慢也上手了,速度虽然不是郑艳丽那么快,但是活慢慢出的也怪是个样子。

替郑艳丽分担了不少压力。

现在工厂工资一个月才二三十块,黄珊坐在店里包饺子也是三十块钱。

工资待遇算高的。

黄珊拿到第一个月工资的时候,开心的恨不得一蹦三尺高。

“艳丽姐,这真是我自己赚的钱!?”拿着三十块钱,欣喜中带着不可置信。

“是你自己赚的钱。”

郑艳丽带着肯定的语气温柔鼓励着她。

之前郑艳丽见黄珊回回都把饺子留一半带回家。

她还以为是自己包的饺子不合黄珊的胃口。

好奇问她:“你这饺子怎么不吃完?不好吃吗?”

黄珊在郑记干活时间久了,也知道郑艳丽是一个热心可依赖的大姐姐。

再说她一个刚成年不久的孩子突然遭遇了这么多事,又没有人倾诉。

“我是打包回家给我妈吃的。”

黄珊好多次想直接和郑艳丽坦白,但是又忍住了。

自家的亲戚都嫌弃的事......

不过。

郑艳丽还是在一个老食客嘴里听到了黄珊的家庭情况。

她就忍不住多照顾了一下这个小姑娘。

手里攥着三十块钱,黄珊乐了一下午,时不时还要看看自己装兜里的钱还在不在。

店都快关门了,沈平才来吃饭。

郑艳丽边收拾卫生边问:“这几天怎么这么晚?”

自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