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燕子来时> 第六十五章 怪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五章 怪圈(1 / 2)

“燕将军,小人笨嘴拙舌,怕污了将军的尊耳,这是小人特意派人去现场记录灾情的册子,请过目。”说着孙知府从桌上拿起本册子,弓着腰,双手呈上。

燕兰熹蓦然放下茶盏,斜眸,大掌接过。他粗略翻阅,眉头一皱,喃喃:“死伤暂时两万三千五十八人。”又翻了会,脸色大变,“数十天粥厂还未建,流民所仅十处!百姓侥幸存活已是不易,难道要活活饿死不成?”说完把册子大力摔在桌上。

“将军息怒!这……库房银子前期已被救灾掏空了,幸好等来将军英勇救世,是太原府全体百姓之福。”他低下头慌乱作揖,舌灿莲花,接着缓缓抬眸,试探道,“大批灾民确实不能再等了……”

燕兰熹了然于心,孙知府在婉转向他要运来的粮与银子。

燕兰熹又端起茶盏,品了口:“嗯,孙知府这的茶倒比京城的可口。”

孙知府与官员们恭维地笑着,褶子凝固在脸上。

“让你的人把几辆马车运进库房,尽快发放给灾民。”他放下茶盏,终是松了口。

“是!”官员们笑着作揖,耳朵咧到后脖颈,孙知府的手下有眼色地前去府门外监督入库。

之后官员们宴请他们用膳饮酒,接风洗尘。他们推杯换盏间,燕兰熹他们决定明日亲自走访赈灾。

夜色朦胧,官员们回去的路上直嘀咕:“孙知府说,今日入库二十万两白银,五十万担粮食,到我们这些县手里只有一半了。”

“太原府用了一半,我们无话可说。说到底是京中运的粮食、白银实在少得可怜,杯水车薪。”

“哎,怕是层层剥削,我们暂且应付应付,只要把京中的贵人们耗走了,我们便平安无事、高枕无忧。”

官员们心照不宣,站在同一阵营,好像天灾并不是他们共同的敌人,京中的贵人们才是。

和乐岛,祖母经岛医治疗烧退了,人醒了,身体愈发虚弱,不可同日而语。燕冰荔自知道祖母命不久矣,便日夜陪在榻前照料。

燕冰荔暴瘦十斤,眼窝凹进去,人颓废了很多。除了照料废神,她时常想起父亲的诺言,只是三天又三天,始终不见父亲归来。

十天后,她越发担心父亲的安危,终在一天萌生出回家的念头。她来到岸边,载她们来的大货船早已不见踪影,甚至岸边一只船也没有。她求遍所有的岛民带她出海,他们仿佛达成共识,拒不帮她。

这时她终于意识到,她与祖母被抛弃了。

父亲,您骗荔儿。

第二日,太原府,孙知府与燕兰熹他们来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梅棠看见满地断壁残垣、有个灾民华服褴褛、浑身泥泞仍跪在地上,迟迟不愿离开。不难看出此人非富即贵。

官兵们不耐烦地驱逐着他,扯着他的破烂衣裳:“走,去流民所哭!”

二皇子见状前去,大声呵斥:“不得对灾民如此粗鲁,务必好言相劝。”

官兵们见他身份不俗,失了动作,连忙作揖。他们低下头,瞥了眼孙知府,只看他面色僵硬,顿时明白,恭敬开口道:“大人,小人们不敢了。”

“您先起来,可有何难处?”他径直走向灾民,笑着亲自扶起。

在场之人,无不感叹二皇子亲和谦逊。

“殿下,小民只是感叹祖辈基业尽毁我手,不忍离去。”灾民担忧地缓缓吐出。

“不必惋惜,灾后府衙必会发抚恤银与田地。虽不如以前风光,也可保全家一世无忧。”向他投去温暖坚定的目光,“所以您应先去流民所避避,以待来日,东山再起,才是明智之选。”说完灾民感谢了番,踉踉跄跄地去了。

尚书们与孙知府连连恭维起二皇子。

梅棠想,这样无家可归的百姓怕有数万人,十座流民所远远不够,务必要加快建设进度。

巡视一番,二皇子提议去看看粥厂,他们几人快速前去。

不一会,他们来到粥厂前,梅棠看到灾民们排起看不到尽头的长队,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有年过古稀的老人,有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有待字闺中的千金,人们面黄肌瘦、精神倦怠,本应有美好生活的他们,因为天灾,挨饿受冻、希望破灭,看得他顿生怜悯,更想为灾民们做些什么。

回去后,梅棠特意去知府家中拜访。

孙知府看到他,赶紧起身迎接。梅棠经过他,阔步坐在堂上。

孙知府先高声吩咐侍女奉茶,然后在底下毕恭毕敬:“殿下,何事前来?”

梅棠开门见山:“孙知府,据我所知,太原府境内粥厂与流民所建设进度甚慢,不少乡村的灾民们跋山涉水来城里喝粥,身体虚弱不堪,得有一半死在路上。”

见他话里没有责怪之意,孙知府放下戒备,苦恼地说:“是,粥厂与流民所进度甚慢,它们靠本地衙役及各地派来人手建设,得半月方可完成,这中间的灾民损失……”他重重叹了口气,“无可奈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